銳評
        要聞
        視聽
        圖說
        熱線
        部門
        縣域
        數字報
        看電視
        聽廣播

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>要聞 > 時事 >

        “任仲平”政論短視頻 《改變中國的力量》之文化鑄魂篇: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

        來源:人民網  2022-01-26 19:13:32
        A+A-
        分享

          【同期聲: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】

          我宣布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

          2019年7月6日,“良渚古城遺址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標志著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、蘇美爾文明、哈拉帕文明比肩而立的地位,得以世界性確認。

          五千年華夏文明,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不斷流的文明。

          今天的故宮,也不再是帝國王朝的象征,而更像一把開啟傳統(tǒng)文化的密鑰?,F代元素的融入,使綿延不絕的古老文明煥發(fā)時代光彩。

          打開手機,就能欣賞千年的文物珍品。

          這座600多年的紫禁城、90多歲的博物院,如此鮮活地走進現代生活。

          走出故宮,北京的大街小巷里,中國的廣袤土地上,傳統(tǒng)與現代、民族與世界,在美美與共中開枝散葉,在交流互鑒中蓬勃發(fā)展——亙古亙今,亦舊亦新,構成今天中國人的生活場景,標示未來發(fā)展的風向……

          今天的中國,正以更開放的姿態(tài)、更寬廣的胸懷,創(chuàng)造自己的文化,書寫時代的故事,鑄造打動人心的中國價值和中國精神。

          【同期聲】

          文化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靈魂。文化興國運興,文化強民族強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,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
          福州的三坊七巷,文氣氤氳。深邃悠遠的古巷,凝固了幾個世紀的時光和記憶,巷子盡頭高樓林立,這里依然古風猶存。

          三坊七巷,興建于晉、唐,被譽為福州的歷史文化之心。近代以來,從這里走出去的,有變法先驅、革命先烈、文化大師……這里的建筑,當然不是普通的老宅舊居,它們見證了大變局中的抗爭求索,沉淀下一個民族深沉的思索……

          然而,刺眼的“拆”字,卻曾被寫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的故居上。

          【采訪:林覺民紀念館首任館長 李厚威】

          這成了笑話,一邊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碑,后面就寫一個大大的“拆”,要拆掉這個文物,那不是自相矛盾嗎?

          消息很快傳到當時的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那里。1991年3月10日下午,習近平在林覺民故居親自主持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,他表示:要在我們的手里,把全市的文物保護、修復、利用搞好,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,而且還要讓它們更加增輝添彩,傳給后代。

          不久,林覺民故居修繕工程啟動,并于當年11月9號、即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竣工,辛亥革命紀念館也于同日開放。

          【采訪:林覺民紀念館首任館長 李厚威】

          開放以后,一位來自臺灣花蓮的老先生說,我看了這個展覽,他伸出大拇指,共產黨辦了一件大好事。

          一位市委書記的果斷決策,保住了三坊七巷。

          在《福州古厝·序》中,習近平寫道:保護好古建筑、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,保存城市的文脈。

          文化自信,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發(fā)展中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要激發(fā)文化的精神力量,就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、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,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、創(chuàng)造力的高度自信。

          【采訪:中共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教授 辛鳴】

          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、一個社會,為什么是這個樣子,而不是別的樣子?最深層的原因在文化。文化是一個社會發(fā)展進步最深層、最基礎、最可依靠的力量,是深深根植在一個社會、一個民族中的精神血脈,我們稱之為文化DNA(基因)。

          【同期聲】

         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,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,正所謂“不要人夸顏色好,只留清氣滿乾坤”。

         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這句詩,來自元代詩人王冕的《墨梅》。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這樣一個歷史性場合,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以詩抒懷、以梅言志,昭示大國大黨的自信與定力,也讓人看到他與這個國家、這個民族幾千年來精神脈搏的共鳴。

          與梅花一樣,竹子在中國也是一種高度精神化的植物。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引用過贊美竹子的詩句。

          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”。

          2014年5月9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,引用這首鄭板橋的詩,勉勵領導干部關切民生、傾聽民意。

          從梅花到竹子,從不慕虛名到仁政愛民,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、文章,屢屢引經據典,用中國傳統(tǒng)經典闡釋當代的“中國經驗”,以中國悠久文化筑基今天的“中國道路”,已經成為一種獨特風格?!读暯接玫洹芬粫瑓R集了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很多古典名句。

          【采訪:人民日報評論員 張鐵】

          這些古代的典故,通過習近平總書記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變成了我們走向未來、可以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的為官做人之道。

          無論是堯鼓舜木,還是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”,無論是子產不毀鄉(xiāng)校,還是“水可載舟亦可覆舟”,崇德重民、民為邦本的仁政思想,一直是傳統(tǒng)中國政治文化的理想訴求。

         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,傳統(tǒng)文化中以民為本的思想,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。

          從深藏厚積的中華民族優(yōu)秀文化中提取思想精華,使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在當代中國獲得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從而大大豐富了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精神內涵,成就了新時代人民情懷的深沉、壯闊和高遠。

        編輯:宋春芳
        相關推薦


        網友評論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聯系我們 |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        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    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

        午夜性色福利网,无码人妖在线看中文字幕,国产高清亚洲日韩一区,yy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-游戏赚网

           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色欲a| 亚洲自拍偷拍综合网|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| 亚洲一区二区乱码| 国产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|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| 又粗又大毛片久久毛片|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|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| AV无码一二三区|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福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| 久久久国产综合视频|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| 精品无码中文字幕网站| 国产三级不卡在线电影| 国产亚洲中文在线字幕91|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| 2021中文字幕无码免费| 中文亚洲精品无码| 人妻和中文字幕无码系列|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观看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