銳評
        要聞
        視聽
        圖說
        熱線
        部門
        商城
        縣域
        數字報

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>要聞 > 山東 >

        大話山東鄉(xiāng)村“演出史”

        來源:閃電新聞  2023-10-24 17:46:43
        A+A-
        分享

          

          齊魯網·閃電新聞10月24日訊  很久很久以前,原始社會的畜牧業(yè)、農業(yè)先后起源,人類開始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,村落就逐漸產生了。在這個過程中,表演也隨之開始?!渡袝?middot;舜典》中說:“予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。”說的就是一撥原始人用石頭當打擊樂器,另一撥就披上各種獸皮手舞足蹈。瞧瞧,條件再難、壓力再大,我們的祖先也不會忘記音樂和舞蹈,這是一種人生態(tài)度,至今都沒變。

          看起來挺內斂的山東人喜歡唱歌嗎?喜歡。一貫穩(wěn)重的山東人愛跳舞嗎?愛的。身高體壯的山東大漢擅長表演嗎?也很擅長。

          山東是我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(qū)之一,我國最古老的舞蹈之一“儺舞”、“臘祭”等,在兩千年前的魯國就非常流行。怎樣向心中的神表達敬仰呢?沒什么拿出手的,給您來上一段吧,就這么個意思。

          漢代,泛稱為“百戲”的民間表演藝術在山東流行,雜技就是其中之一。歷史上黃河經常泛濫成災,農業(yè)生產遭到破壞,很多農民另謀生路,轉行雜技表演,直到現在,聊城等地的農村還有挺多著名的雜技村。瞧瞧前輩們這堅韌的精神狀態(tài)和創(chuàng)造性的解決人生難題的能力。

         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:“戲曲是以歌舞演故事”。而山東呂劇最善于在自然活潑、嬉笑怒罵的演繹中,依次上演一個個精彩的故事。呂劇一百多年在戲曲歷史中不算長,但已經是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了?!舵⒚靡准蕖贰独疃└募蕖贰栋傩諘洝返冉浀鋭∧吭谏綎|農村地區(qū)長盛不衰,很多村民都能唱兩句。

          進入明清時期,山東的戲曲得到快速發(fā)展,梆子腔系、弦索腔系、肘鼓子腔系等百花齊放。十里不同風、百里不同俗,不同藝術需求,都有相應的地方劇種來滿足。比如梆子,就有山東梆子、萊蕪梆子、棗梆、平調、東路梆子等不同細分的梆子劇種。其中,東路梆子,也就是章丘梆子,因為唱腔有種高亢挺拔、異峰突起的效果,還有了“山東吼”的美稱。山東大漢一聲吼是什么效果,從梆子里就能體會一二。

          從山東的鄉(xiāng)村演出發(fā)展變遷中,不難看出,表演傳遞的不僅是百姓對藝術和美的感悟,更重要的還有它的民風氣息。以商河鼓子秧歌、膠州秧歌和海陽秧歌為代表的山東秧歌,是山東最典型、最熱烈的民間舞蹈?;厮菟钠鹪?,有人說是村民在戰(zhàn)勝黃河水患后,情不自禁拿起鍋碗瓢盆高歌狂舞;也有人說是為了抗擊敵軍,對陣演練用以鼓舞士氣。這都是淳樸勇敢的山東人用表演來表達自己“不怕事”的方式。直到現在,山東秧歌都時常能登上網絡熱搜,這就是山東鄉(xiāng)村演出的魅力,在互聯(lián)網的加持下,它變得更“有戲”。

          山東的鄉(xiāng)村表演藝術,既有“山東味”的共性,又異彩紛呈。如果你小時候是在山東農村度過的,夏天的晚上陪家人在村里看場戲,一定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。而今天,這樣的記憶變得更加多彩,一起來看吧,山東的鄉(xiāng)村,真的很“有戲”。

          閃電新聞記者 逯興舉 劉桂秋 李中豪 報道

        編輯:趙倩文
        相關推薦


        網友評論
    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        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(lián)合主辦
       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

        午夜性色福利网,无码人妖在线看中文字幕,国产高清亚洲日韩一区,yy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-游戏赚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