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郝凱
近日,蜜雪冰城因“隔夜食材”問題引發(fā)熱議,令人意外的是,輿論并未大規(guī)模聲討,反以“低價包容論”為主流,在社交媒體上演變成一場“守護雪王”的集體行動。這一現象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面對食品安全問題,消費者對蜜雪冰城所展現出來的寬容態(tài)度,與對高端品牌的苛責形成鮮明對比。這種看似矛盾的態(tài)度,實則是經濟理性與情感認同交織的產物。不過,企業(yè)若將寬容視為“免罪金牌”,終將付出信任崩塌的代價。蜜雪冰城需認清,今日消費者的寬容源于昨日的低價紅利,而明日信任是否存續(xù),則取決于今日的品控投入。
蜜雪冰城的“幸存”源于其精準的市場定位:4元的冰鮮檸檬水、2元的冰淇淋,這些被稱為“價格守門員”的單品,構成了蜜雪冰城最堅固的“護城河”。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背后,是經濟壓力下的妥協(xié),亦是情感認同的投射——品牌形象已從商品升華為“平民消費”的符號。然而,感性包容不應掩蓋理性底線。食品安全是民生紅線,消費者可因價格調整期待,但企業(yè)無權因低價降低責任。
消費者寬容實為對品牌的“信用預支”。當企業(yè)以規(guī)模擴張為首要目標,品控體系若未能同步升級,隱患將隨門店數量呈指數級增長。加盟模式下,單店品控失守可能引發(fā)連鎖反應,而社交媒體時代的“破窗效應”會加速信任崩塌。
消費者的寬容是市場給予的試錯機會,而非企業(yè)逃避責任的護身符。企業(yè)獲得持久寬容的關鍵,在于將消費者的理解轉化為責任擔當。蜜雪冰城若止步于“低價無罪”的辯解,終將困于信任赤字;唯有以責任升級匹配規(guī)模擴張,方能讓“低價”真正成為“普惠”而非“低質”的代名詞。商業(yè)世界的競爭,從不同情“躺平者”,只獎勵“清醒的進取者”。
2025-03-28 10:48:39
2025-03-28 10:45:20
2025-03-28 10:15:05
2025-02-13 10:19:29
2025-01-03 09:12:18
2025-01-03 09:11:38
聊城新聞網 2006-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iufei@lcxw.cn